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 “塑料垃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,寻求绿色环保的新型替代材料解决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具有重大意义,绿色、循环、可持续性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为2019年两会带来了多项建议。他认为,应鼓励使用“绿色环保”的生物可降解材料,并对拥有核心技术、能带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。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要建设美丽中国,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,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”。
然而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,全球90亿吨塑料垃圾中只有9%被回收利用,大多数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者流入环境中,严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的生存。“白色污染”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。自2008年起,我国部分地区实行“限塑令”,但多年以来效果并不明显。
据郑月明介绍,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在堆肥环境下可以自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,对自然环境不会形成任何压力,成为替代常规塑料产品的最佳选择之一,但目前因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、性能不稳定、市场较混乱、消费者环保意识不强等多种因素,制约了其普及使用。
他建议,应在国家层面制定法规,鼓励从业者和消费者使用“绿色环保”的生物可降解材料。首先在一次性塑料包装、购物袋、食品包装、农用地膜等领域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规,加大鼓励和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力度。在标准方面,参照发达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,制定生物可降解材料产品标准和评价体系,加强市场引导和宣传,完善监管机制。
对于拥有核心技术、能带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,郑月明认为,应对这些企业加大扶持力度,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、国际合作等方式降低成本,提高产品质量,增强产品竞争力。
据了解,联泓新材料近年来不断依托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产品,提升价值链,培育新动能,加快新材料产业升级的步伐。在薄壁注塑专用料领域,联泓新材料自主开发的PP-M600系列产品,成为国内高端一次性餐盒原料最大供应商。公司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于生产、研发和企业管理中,积极倡导“环保清洁生产,绿色持续发展”的理念,以绿色技术驱动绿色产业,实现与环境和谐共生。
在本届两会上,郑月明还带来了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。他认为,高等院校应参考目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,试行“双元制”教育模式。学生从学校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,可以“学以致用”,从工作中获取丰富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;“半工半读”的教育模式也将大大减轻学生学习期间的经济负担。这一教育模式可以推动高等教育系统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,缓解就业压力,同时促进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。
此外,郑月明还针对12306网络购票系统提出改进建议,希望能优化现有购票系统,提升购票系统的智能化水平,并放宽市场准入,形成竞争机制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